返回 战国野心家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百六十六章 古今(中)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闪舞小说]https://m.35xs.info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    后来公挥为了当大宰,便和隐公说:现在太允一天天长大,您若不是真的想当周公,不如先下手为强做掉太允。

    隐公大惊道:“我都已经在菟裘修建别邑,准备将来还政给公允后就隐居了,你这个想法很危险啊。

    公挥大惊失色,生怕这件事暴露,便又去找太允,说:如今隐公虽说学周公摄政,但是您一天天长大,万一将来隐公不还政呢?不若先下手为强。

    公允曰:善。

    于是趁着隐公祭祀的时候,派人刺杀,公允得以上位。公允便是后来迎娶了姜、被大舅哥勒死在车上的那位。

    隐公是信人,当年和郑国打仗被俘,隐公被囚禁在尹氏家,隐公便祈祷尹氏所拜祭的通神巫师萨满希望得以归国,若能回国,当拜其为守护神,常年祭祀。

    后来便和尹氏以及那位可以通神的巫师一同回了鲁国,立了巫师的牌位为自己的守护神,时常祭祀,数年不曾间断。公挥便让人趁着隐公祭祀的时候刺杀了隐公,又借弑君的名义灭了刺杀者的满门。

    今日鲁侯谈起了隐公之事,借用了菟裘典故,看起来和柳下惠的封地一起,说汶水流域如今都归属了齐国、鲁国被齐国压迫的事。

    但在犁?听来,展禽封地在汶水之阳事,不过是陪衬,其实鲁侯想说的重点不是菟裘在汶水,而是想说菟裘隐居摄政的事。

    当初墨家出面说费国的事是费国内政,不准鲁国借路;而齐国派人来说费大夫尽数归齐,费地事不是侵略、也不违背非攻同盟的条约……

    双方压迫之下,鲁侯便先答应了齐国借路的请求,反过来又让公奋去和墨家接触示意墨家的话很有道理。

    犁?见鲁侯说隐公事,又借着隐公事说起了观鱼台如今是在宋国的方与,那基本都已经墨家的地盘了。

    说的是隐公,实际上是在说现在的鲁侯,这正是借古讽今之意:现在鲁国夹在墨家和齐国之间,谁都招惹不起,您提及了菟裘事,难道是想要借此摄政而让公奋继位以给墨家一个交代吗?

    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隐秘不方便说的区别。

    当年的太允到底是惠公的血脉?还是隐公的血脉?这是难以说清楚的事。

    但是无论如何,隐公都不是太允法理上的父亲,所以后来公允派人刺杀了隐公。

    但是,现在公奋不论是法理上还是血缘上,都是鲁侯的亲生儿。

    而且原本两公相争,隐公也是在墨的那番话后仔细考察,认可了公允立以为太,而且在墨家泗上崛起之后,公允至少外在表现上是亲近墨家的。

    鲁侯闻犁?之言,心暗喜,却依旧不动声色,叹息道:“若你不言,我险些忘了隐公观鱼之乐。”

    犁?叹息道:“我非是想到了观鱼之乐。而是君上提及柳下惠的封地,我自然想到,当年柳下惠之父攻占了极国,是以置棠邑。隐公方才前去棠地观鱼,无骇也因灭国之功,得以以谥为氏而有展氏一族。”

    这都是自家的旧事,鲁侯自然知道,便借着话道:“是啊。当年还是公挥提议,说是天封诸侯以有土为氏、大夫以有土为族。这才赐为展氏。”

    今日借古喻今,谈及菟裘、鱼台、隐公、摄政等事,就绕不开当年搬弄是非导致隐公被杀的权臣公挥。

    谈及如今已属齐地的汶水之阳的柳下惠的封地,也绕不开公挥,因为柳下惠的姓氏源于当年公挥的一番话,否则不得以立为一族。

    柳下是封地,惠是谥号,真正的姓是展。这一点天下以及天下之外的后世分封制的贵族都差不多,某地的某某某,这应该也算是封建制下贵族体系的通例。

    鲁侯根本不在意柳下惠,他是想这番话提一下:当年公挥搬弄是非,隐公可是都要隐居了,结果还是被刺死。我就算有心居于菟裘,做摄政而归政于太奋,可是就怕这朝有公挥这样的人物啊。

    犁?明白鲁侯的担忧,却道:“昔年公挥大权在握。隐公四年,宋人伐郑,欲会盟鲁国。隐公拒绝,公挥却自己带兵会盟宋国一同伐郑。”

    “惠公之时,鲁与宋战。隐公继位,宋欲伐郑,隐公拒绝,公挥却挥兵会盟,于是宋鲁再交好。”

    “隐公年,郑国奉天之命、帅天之师伐宋。宋求援于鲁,因隐公当年没有同意和宋结盟、而都是公挥私自结盟的缘故,没有救援宋国,郑国也原谅了当年和宋国一起伐郑的罪。”

    “隐公年,宋公不去朝觐周天,隐公当即表示宋公大罪,于齐、郑联军伐宋。”

    “隐公十年,昔年曾背隐公之命与宋人结盟的公挥,帅军先行,大败宋军于菅。齐、郑皆赞公挥之勇,不责当年盟宋之罪,是以桓公继位后,公挥得以前往齐国为桓公赢取姜……”

    他没有回应鲁侯的担忧,而是借此事盛赞了鲁侯的两面摇摆的政策:不论墨家赢了还是齐国赢了,鲁国都可以脱罪,就像是当年隐公和公挥唱的双簧一样。

第一百六十六章 古今(中)[2/2页]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